日記

「紀念館紀錄了修建獨庫公路(獨山子-庫車)的經過。紀念碑文中寫道:1974年4月軍委工程兵第四二區,投入兵力一萬三千人,擔負獨庫公路施工任務,1983年9月公路竣工。在這十年中,共修建了三條全長3352米的隧道,加建了六十五座全長1918米的橋樑和1303個涵洞,築起了一道長258米的防雪走廊,建造了三十處37083平方米的道班房,鋪設了水泥路面115.8公里,瀝青路面399.7公里······在這十年中,基建工程兵第十二支隊官兵戰冰雪、鬥嚴寒,經受了生與死、苦與樂,用血汗創造了人間奇跡。先後共有168位官兵獻出了寶貴的生命,幾千人受傷致殘·····」見陳妙林日記第四十六頁,刊載在《新藏行》開元自行車隊,新疆-西藏2014-5-25至6-17。

以上是翻閱一個下榻酒店房間內的消閒書籍看到的。作者是酒店的創辦人,也是這個自行車跨越新疆至西藏的隊員之一。令筆者震撼的除了是這位同齡人可以有這樣的體魄,加上,在日記中,他自己告訴讀者旅途中曾經病倒,但是他仍然支撐下去,體力漸漸恢復下來,那種頑強的鬥志,非一般人可以比擬的。

他不但是整個車隊中年紀最大的成員,而且也是完成整個行程的幾個隊員之一。踏著自行車,上山下坡需要的除了體力以外,還有個人的技術和意志,如何可以在崇山峻嶺之間,每天馳走幾百公里,適應突變的溫差。還要在每天停下來休息的時候,爭取時間完成當天的日記,或者翌日起來,完成前一天的日記內容,都是一種堅持不懈的精神。

述法樓隨筆

趙佐榮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