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CHO 77+1 文字版 2025年8月1日
《为人民服务的子弟兵》作者:赵佐荣

各位朋友大家好,我是趙佐榮。歡迎大家收聽收看我的《香港析色識》(HKABC)頻道。

這個視頻的文字版大家可以通過百度,或者谷歌搜尋《家國鳴聲多媒體平台》。 平台的網址:(www.echomaz.com) 大家可以在  這個視頻的說明欄内找到的。

今天的话题是:
《为人民服务的子弟兵》
对中国的囯民来说;披上戎装是他们一生家国情怀的昇华。他们感恩先辈在曾经烽火漫天的岁月里用生命谱写一篇又一篇,感天地,泣鬼神的华章!

今天后人在每年八月一日这个重要的日子,不但可以重温历史。而且鼓励晚輩们;既可以用他们的笔墨描述今天的神州大地,如何经过前人的艱苦奋斗,自强不息换来了今天的锦绣河山,促使今天的中国可以再创中华文明的辉煌。这样的辉煌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換来的!

所以,投笔从戎,保家卫国更成为了不少年青人梦寐以求的使命!

这些现象令一直留意中国发展的西方学者们,例如:撒克斯教授(Jeffery Sachs)相信这些凝聚得来的无穷力量。激励中国在基础建设、高铁里数的飞速发展、电力输送与造船能力等领域引领全球!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。

加上打造全球物流供应链,可再生能源、绿化沙漠、优化农畜牧业的品种改良、伴随着太空科技向前迈进、信息科技与人工智能的突破。

再从子弟兵救災的速度,到復原災区原貌等等不同的科技范畴,都实现了中国人的囯家意志和民族自信。难怪百姓对政府信任的程度与日俱增!

这一段时间中国的北方大雨成災。人民子弟兵第一时间㚏向灾区救人。一再提醒大家养兵千日,用在一朝早已被这些子弟兵改写了成为:《养兵千日,用在救灾扶危》!

这个中国的用兵哲学。 信手拈来的几则史实印证了这个哲学的实用价值,特别是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的救援和灾后重建。

以下是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丁斗 教授刊登在 新加坡大学,东亚政策 49期刊 的一篇文章,标题是:《解放军救灾工作:回顾与改革》。有关的链接已经附在本视频的说明栏目内。该文的前言第一和第二段如是说:

“自2008年年中四川地震以来,中国人民解放军因其在救灾工作中的辛勤付出,再次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。这场地震被认为是1949年以来中国遭受的破坏性最强的地震,截至2008年9月25日,死亡人数达69,227人,

受伤人数达374,643人,失踪人数达17,923人。另一方面,解放军开展的救援规模也令人印象深刻。地震发生后的几天内,超过13万名解放军和武警官兵被派往地震前线,立即投入救援工作。

自1949年以来,中国人民解放军(PLA)一直担负着国家灾难救援的重任。特别是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,PLA灾难救援工作也进行了改革,建立了一系列体制机制。

上述的节彔內容说明子弟兵的特色。以及他们如何发挥了保家卫国的精神。适逢今天是。2025年8月1日。一个特别值得大家从救灾扶危的角度,看一下实至名归的子弟兵。

以及看看今天中国对退役后的子弟兵如何作出了人尽其才的关顾。有关的政策措施,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登上本视频的说明栏目查找相关的链接看看。今天说到这里为止,请大家继续广传我的视频。祝大家节日愉快。谢谢大家。

https://research.nus.edu.sg/eai/wp-content/uploads/2017/11/Vol2No3_DingDou.pdf′1

https://m.163.com/dy/article/K5R17R2D0514CDBK.html?spss=adap_pc

發佈留言